全國咨詢熱線

      13592644888

      污泥好氧發酵的原理及影響因素

      發布時間:2019-05-09 12:49 | 瀏覽量:

      污泥高溫好氧發酵的流程是依靠專性和兼性好氧細菌的作用使有機物得以降解的生化過程。好氧堆肥具有對有機物分解速度快、降解徹底、堆肥周期短的特點 一般需要10~12天,經過一次發酵后堆肥物料中的大部分有機物仍然存在,需將放置于通風環境中進行二次發酵,也稱后發酵,使其腐熟。在此階段溫度持續下降,當溫度穩定在40℃左右時即達到腐熟,二次發酵一般在20天左右便可以完成。由于好氧堆肥溫度高,可以滅活病原體、蟲卵和垃圾中的植物種子,使堆肥達到無害化。 污泥高溫好氧發酵的影響因素一般是含水率、有機物量、pH值和透氣性等。 肥含水率 通常含水率高,其微生物的活性增大,便于進行有機物的分解。但含水率過高,其透氣性便會顯著降低,又會使堆肥化中的好氧性反應轉化為厭氧性狀態下的厭氧反應。處理廠來的污泥脫水后其含水率約在65%~85%左右,如采用投加絮凝劑脫水的時候,可向污泥原料中添加稻殼、植物屑等粗大有機物,以調整混合原料含水率達60%~70%。 肥有機物量 有機物量主要指碳氮比,它是微生物體細胞維持與增殖的主要因素,通常C/N比較低時,堆肥化較易實施。一般城市污泥中碳氮比約在6~8左右,基本可以滿足發酵需要 pH值 投加聚合物脫水的污泥,其pH值約在6~7,呈弱酸性,對堆肥發酵不會構成障礙。對于利用投加石灰脫水的污泥,PH值約為7%~15%,如果污泥pH值達到11~12,呈強堿性。 則發酵不能完成 透氣性 對好氧性微生物而言,空氣的供給是不可缺少的,通常在好氧發酵中它是最重要的環節。當脫水污泥直接進行發酵時,由于污泥自重的壓縮,將使槽內堆積物之間的間隙顯著減少,失去良好的透氣性能。這種情況下會使好氧性微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厭氧性微生物活躍起來,從而導致惡臭的發生。 為了改善原料的透氣性,可采取以下兩種方式: ①添加輔助原料向堆肥料中添加木屑、秸稈、稻殼等粗大有機物,以改善其透氣性能,或采取通過返送投加已發酵好的成品肥料進行混合,可取得同樣的效果。②調整粒度與返送混合污水處理廠的脫水污泥,有的呈粘土狀,在發酵過程中,應進行攪碎、返送、混合,可以起到增加原料間隙、改善透氣性能的作用。 脫水污泥含水率高,含大量病原菌和寄生蟲卵,如果任意堆放必將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散發臭氣,造成二次污染,浪費資源。將脫水污泥直接填埋,將會產生惡臭和易爆氣體,污染環境并造成安全隱患,因此,通過好氧發酵處理城市污泥實則是一種最經濟和實用的方法方式。
      相關新聞
      附近人妇女,100米内附近的人,附近女约会一百米,附近单身女人怎么找